你还记得这位“穿得粉、治得准”的95后女兽医吗?给牛接生修剪牛蹄给牛打针这些看似彪悍的“牛场面”在她看来都是“小场面”因治病稳准狠而收获百万粉丝的她如今却染上了难治病近日来自宁夏固原的百万粉丝博主女兽医白婳发视频称自己感染了“布病”(布鲁菌病)目前正在住院治疗引发网友关注视频中,白婳表示,从3月份发现自己感染了“布病”,一直治疗到现在。病情反复发作,已经是第三次住院了。早在今年9月,白婳就曾发视频称自己已经断断续续住院半年,她表示有时候会突然发烧,还伴随着各种疼痛,出诊的时候养殖户跟她说话,都觉得意识有点迷糊。什么是“布病”?有何症状?为何不致命却难治?如何避免布鲁氏菌感染?一起来看看什么是“布病”?如何传染?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发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在我国,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牛、羊、猪3种牲畜,其中以羊型布鲁氏菌对人体的传播性最强,致病率最高。布鲁菌病的感染和传播,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消化道:食用了被病菌感染的动物食品、乳制品和肉类。直接接触破损皮肤:如处理被布菌感染的动物及实验室操作等,以及通过气溶胶喷溅至眼结膜、性器官黏膜等。呼吸道:通过气溶胶感染,比如密闭且未做好防护的屠牢场和实验室。感染“布病”后有什么症状?人对布鲁氏菌并没有天然的抵抗力,一旦感染,布鲁氏菌会通过血液传播到全身各处:患者首先出现发烧、多汗、四肢肿痛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如果患者没有得到规范有效的治疗,转为慢性感染时,可能会出现骨关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损害等并发症。虽然布鲁氏菌感染主要出现在牧区,但由于其传播途径多,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布病的感染范围也在扩大。去年除夕,家住广东阳江的小林(化名)购买了羊胎盘给母亲补身子。3个月后,林阿姨逐渐出现腰背部疼痛,甚至无法下地行走,只能卧床。经过辗转求诊,林阿姨被诊断为布鲁氏菌脊柱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外科主任兼脊柱外科主任江晓兵教授指出:布鲁氏菌通过血液循环潜入脊柱,首先攻击椎间盘和椎体;随着病情的进展,细菌还会侵犯脊柱周围的肌肉和神经,导致严重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何“布病”不致命,却难治女兽医白婳断断续续已治疗半年,期间三次住院都仍未完全康复。布病难治,主要是由于其病程长、易复发、治疗时长、耐药性和隐匿性症状等特点。1布鲁氏菌的耐药性和抗生素治疗的局限性布鲁氏菌是一种较为顽固的细菌,能在宿主细胞内存活较长时间,常规抗生素难以完全清除。在治疗过程中,布鲁氏菌有时会对单一药物产生耐药性,需要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才能达到较好的疗效。2隐匿性症状“布病”的症状非常多样且非特异性,常与其他疾病(如风湿病、肠胃疾病、结核等)相似,容易被误诊。很多患者仅有轻微的症状,或只是偶尔出现不适,导致他们没有及时就医或接受治疗,这也使得布病在早期得不到有效控制。3并发症的复杂性“布病”如果未得到有效治疗,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关节炎、肝脾肿大、心内膜炎等,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此外,布病在免疫系统较弱的个体中更容易引发严重并发症,治疗难度和风险也相应增大。如何避免布鲁氏菌感染?为避免布鲁氏菌感染,关键在于注意食品安全与个人卫生:日常生活中不要饮用未经消毒、杀菌的牛奶、羊奶以及相关制品;食用牛羊肉时,一定要通过正规途径购买,确保煮熟、煮透再吃;如果手上有伤口,建议处理生肉时戴上手套、口罩,做到生熟分开;若前往牧区游玩,建议佩戴口罩,与牲畜接触后及时清洁双手。来源:广州日报、极目新闻、央视新闻、广医二院、广东卫生在线编辑:黄倩瑜二审:陈晓莉三审:陈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